哲学思维,如何助力*后的灰度决策?
已有38059人查看

课程简介
面对全球肆虐的*,除了储备医学知识、关心最新讯息,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*、反思*,在后*时期又该如何决策?以上问题,唯有哲学思维可以帮你破局。 本次***,在哲学上属于典型的“灰度问题”——信息不完全、不充分、不透明、不确定。面对类似的灰度问题,徐英瑾老师采用哲学当中非常有价值的“廉价七成思维法”,一一拆解问题背后的逻辑关系,助力我们在后*时期的灰度决策。 我能学到什么? 1.哲学思维为何可以助力*之后的灰度决策? 2.如何使用“廉价七成正确原则”来面对不确定的*? 3.本次*有哪“七不定”特征? 4.如何鉴别阴谋论? 5.公共决策时如何充分考虑伦理问题? 6.本次*对思维、伦理学、格局、现实行动、生命终极思考的五大启示 老师介绍: 徐英瑾,哲学博士,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,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,中国知识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。曾在意大利罗马慈幼大学、美国圣母大学、加尔文大学等留学及访学。2009年被评为“上海十大社科新人”,是当年上海哲学界唯一入选者。同时至今依然是上海哲学界目前唯一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(2006年获奖,获奖论文《维特根斯坦哲学转型期中的“现象学”之谜》)。代表作《心智、语言和机器——维特根斯坦哲学与人工智能哲学的对话》(76万字,人民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)是国内目前最全面深入的关于人工智能哲学的研究著作。
课程目录
- 课程预告 2分钟
- 第一部分:为何哲学可以参与对于*的思考? 13分钟
- 第二部分:廉价七成正确原则 24分钟
- 第三部分:资源约束下的人道主义考量 9分钟
- 第四部分:*给我们的五点启示 24分钟
- 第一段: 应用哲学与隔离政策 12分钟
- 第二段:哲学:促使讨论发生并且顺利进行 13分钟